
姜小丢,博士研究生,讲师,全国高等院校美育协会会员。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获艺术设计学士学位;2007年至2010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筑与艺术学院, 获美术学硕士学位;2020年至2024年就读于曼谷吞武里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管理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中的艺术设计表现、展览展示中的视觉传达设计、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等。
讲授课程:《文创产品设计》
获得奖项:2024年6月,《水何澹澹》布上综合材料入选意大利威尼斯马格拉堡艺术作品展;2024年3月,《汉赋》布上综合材料入选第九届全国女性水彩粉画作品展;2024年2月,《余晖》纸上水彩入选意大利乌尔比诺国际水彩节;2023年4月,首届大学生使命传承红色文化创新创意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学术成果:
(1)论文情况:2024年11月,《辽宁省艺术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The Employability Enhancement For Students of Art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November 2, 2024 / Journal of Roi Kaensarn Academi ;2024年8月,《罗斯科绘画的灵性及其内涵》(The spirituality of Rothko’s paintings and its extension)August 8 , 2024 / Frontiers in Art Research;2024年7月,《中国传统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融合与应用》(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il paintion creation)July 10, 2024 / Frontiers in Art Research;2024年7月,《浅谈绘画艺术教学中的“生命形式”与“艺术感知”》(A brief discussion on “ form of life ” and “ artistic perception ” in painting art teaching)July 10, 2024 / Frontiers in Art Research ;《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推进高职院校美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2018.12 /《电大理工》,《远程教育课程市场化导向教学难点及对策——以艺术设计类课程为例》2016.06 /《电大理工》;《浮华背后——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末期的“太平盛世”》2014.09 /《电大理工》(2015年该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当扶桑花开满在塞纳河畔上——浅析日本浮世绘对法国印象派绘画艺术表现的影响》2014.06 /《艺术科技》;《快时尚品牌视觉设计的“扁平化”风格研究》2014.07 /《鸭绿江》;《艺术设计课程的市场导向性教学研究》2014.09 /《都市家教》;《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内审视”现象》2010.05 /《美术大观》;《新型绘画材料研究与实践对艺术高校教学的影响》2009.11 /《美术大观》。
(2)课题情况:2019年7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2016年8月,《美学视野下高校构建艺术美育教学体制研究》,辽宁省国际教育“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2015年5月,《远程教育艺术设计课程的市场导向性教学研究》,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
专业实践:近年来多次作为策展人,参与展览海报设计、展陈设计等。2024年4月,参与九一八纪念馆:辽宁红色”六地”美术作品展展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