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院系概况  党团建设  学术动态  师资概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团建设>>正文
党团建设
赓续红色文艺血脉 奏响时代青春强音——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3周年系列活动
2025-05-27 10:35  

 83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如一盏明灯,照亮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前行之路;83年后,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名,在红色文艺的深厚沃土上奋力续写崭新华章。为传承不朽的延安文艺精神,激扬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威斯尼斯wns888入口人文学院携手沈阳音乐学院,精心策划了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3周年系列活动,让红色血脉与青春力量实现同频共振。521日下午,两校师生以思想对话、理论探讨、艺术实践为坚实纽带,共同重温红色文艺经典,深度激发青年学子的文化使命担当。




活动一:学生干部联合培训会:延安文艺精神与文艺素养的建设


在学生干部联合培训会上,人文学院副书记刘妍与作曲系副书记肖晓菲引领两校教师和学生干部一同回溯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的历史场景。她们指出,这篇讲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具体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与重大发展,旗帜鲜明地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交流环节中,学生干部们紧密结合自身学习与工作实际,不仅从理论高度分享如何从《讲话》中汲取延安文艺精神的养分,更深入探讨将“艺术服务大众”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路径。学生干部通过工作陈述,系统汇报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中,如何以鲁艺精神为引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活动形式发动身边同学参与文艺普及工作,以多元实践推动文艺大众化进程,让延安文艺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活动二:双校对话:重释延安鲁艺时期的经典论述


双校对话环节,两校学生围绕延安鲁艺时期的重要理论、思想及经典文艺作品,展开了一场跨学科、跨视角的深度交流。他们共同追忆延安鲁艺在抗战烽火与家国同心中的激荡岁月,以《黄河大合唱》那磅礴激昂的旋律,《白毛女》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我为祖国献石油》展现的奋斗豪情,《我和我的祖国》传递的深厚家国情怀等音乐作品为切入点,结合《减租会》中反映的减租减息政策与民众生活,以及再现马本斋将军母亲大义凛然、八女投江壮烈事迹的艺术创作,深入探讨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宗旨与实践路径。

同学们还将目光投向沈阳中山广场群像雕塑等艺术作品,从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史的角度,思考历史叙事、艺术表达与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重新阐释延安鲁艺经典论述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价值,为艺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开拓了全新视角。




活动三:校歌联合传唱:红色旋律中的校史共鸣


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刘研初同学介绍了校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涵与曲谱特色,增强与会师生对校歌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随后,刘研初同学进行专业范唱,并逐句教唱。她从精准的歌词发音、严谨的旋律节奏把控,到饱满的情感诠释,全方位给予指导。在活动尾声,全体师生怀着崇敬之情起立,齐声高唱校歌。激昂的歌声在会场久久回荡,不仅拉近了两校师生间的距离,更让大家深刻体悟到鲁艺前辈们在抗战烽火岁月中炽热坚定的革命信念与不屈的革命意志。



此次,“赓续红色文艺血脉 奏响时代青春强音”——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3周年系列活动,是对讲话精神的一次深情回望与深刻领悟,也是对文艺创作方向的一次精准校准。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将讲话精神深深融入艺术生涯,走进生活、扎根人民,用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精品力作回应时代的呼唤,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的文化动能,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留下属于这一代艺术青年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动策划|蔡一冉 游凡钰 刘梦莹

文字蔡一冉 游凡钰

图片|刘珂序 窦紫怡 杨森

视频|李镕冰

海报|周雪影 李镕冰

编辑|刘珂序

初审初校 | 张瑜

复审复校 | 刘妍 苏欣 谢兴伟

终审 | 佟晓杰 李林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威斯尼斯wns888入口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
   
Baidu
sogou